为真正发挥思政学科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上的作用,打造高效课堂,12月14日上午我校政治组在录播教室开展专项主题教研活动。活动分为两个主要环节,一是黄保中老师开展《赏识的艺术 创新的火花—谈如何在思想品德课师生互动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专题讲座,二是林梅琼老师开展高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及评课活动。本次活动由教研组长苏建申老师主持,全体政治组教师共同参与。 首先,由黄保中老师开展《赏识的艺术 创新的火花——谈如何在思想品德课师生互动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专题讲座。黄保中老师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教师要在课堂中营造民主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将师生角色互换,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提问题,与学生一起讨论,引导学生从积极、乐观的角度思考问题。二是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挖掘发散思维,激发兴趣,点亮智慧之火,活跃思维。三是教师要精心设置开放性习题,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黄老师指出,教师应要营造各种情境和氛围,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设置开放性习题,让学生在赏识中创造,在兴趣中思维,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接着,由林梅琼老师代表政治教研组参加学校举行的高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学校领导和其他评委应邀参加,全体政治组教师共同参与。林梅琼老师以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为主线,贯穿本节课主题——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内容围绕当前热点话题,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节课围绕总议题:心怀广阔山海,眼望万千星辰——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分设两个子议题,并通过三个议学情境完成教学任务。首先,以神州十五号穿月升空导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了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其次,通过视频《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我们究竟改变了什么?》,了解我国探月工程规划,引导学生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实践的特点。最后,以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为议学情境,探究说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整节课坚持高效课堂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为学生对新知的探究和整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课堂气氛热烈活跃,立足于学生的学,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展示课过后,老师们进行评课。首先由林梅琼老师阐述教学设计思路及课后反思。与会老师指出,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如何学、如何做,帮助学生学习,教学目标非常明确,学生在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掌握知识,师生互动氛围热烈有效很好的贯彻了高效课堂理念。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老师们对高效课堂模式的教学实施有了更深的了解,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思政课在对学生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这有利于师生在互动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成教学目标,真正发挥思政学科在提高学生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打造高效课堂,在课堂上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
供稿:教务处 政治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