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频道>> 教学科研>> 课题研究
育人:中学历史教学的本质及意义
【发布时间:2015-04-18】 【作者:/来源:】【关闭窗口】

育人:中学历史教学的本质及意义

 

卢慧敏

在近20年的中学历史教学生涯中,我曾无数次问过自己:中学历史教学的本质意义究竟是什么?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到底体现在哪里?或许大多数老师,家长,学生都会脱口而出:考个好成绩啊!再看看学校里高三每个班级墙上的励志口号:力挫群雄,舍我其谁 “激情澎湃,高考不败,斗志昂扬,属我最强” “努力学习,扬我雄风;蟾宫折桂,独占鳌头”。……这些霸气高昂的口号总是那么的意气风发,让人激情澎湃!那么我们教学的有效性真的是这样体现?我们教学的真正意义仅仅是为了“第一”、“最强”、“ 独占鳌头”?

一、充分重视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

2014年11月11日,华东政法大学一名大四女生竟然因为上课迟到被老师批评,而在下课后将98度的开水泼到50多岁的老师脸上,造成老教授面部、颈部、背部烫伤,可能近一年无法正常上课。这一杯开水不仅烫伤了华政的教授,也烫伤了我们每位教育者的脸面!看看这个 “泼水门事件”,想想复旦的“博士投毒案”,还有药家鑫、马加爵等等各种校园恶性事件中的主角,他们都曾是现行标准下的“人才”啊!这是我们教育的悲哀,我们应该好好地反思!中学时代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逐步形成时期,这时他们如一张白纸,干净纯洁,而笔就在我们老师手中。因此,作为中学教师我们不能只盯着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因为我们不仅仅是要培养考上清华北大的“高分人才”,我们更要培养的是无数善良、勤劳、正直和智慧的普普通通的“人”啊!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1000多年前韩愈《师说》中的千古名言,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出了完美的要求。而《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更是对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做了最理性的诠释——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一位美国中学校长在给每位新教师的一封信中指出:“教师的努力决不应当成为制造人类互相残杀的工具,教师的努力不是用来培养学识渊博的怪胎,多才多艺的变态狂和受过高等教育的屠夫。学生只有在具有人性的情况下,他们的读写算能力才有其价值。”可见古今中外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要求概莫能外。“有效性”是中学历史教学追求的“直接”目标,但必须服从于中学历史教学的“本质”目标——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虽然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看法,打上了时代的、文明观点的烙印,但我以为人文、人性、人格中的“真善美”等内涵,应该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它应该是穿越时空,超越国界民族,始终是作为真理而存在着的。与此相反,那些“假恶丑”的东西,比如恶欲,尽管有时它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催化剂,但总不能因为它是催化剂而去倡导、颂扬和追求吧。就比如那个向老师泼出开水的女生,我们总不能因为她自己认为“理直气壮”的迟到理由而认同她的做法!

传道、授业、解惑,在教师的三大职责中,“传道”任务是摆在首位的。因此,就算你课上得再精彩,知识再渊博,如果没能“传道”,你的课堂仍然是无效的!那么作为一名当代中学历史教师我们传什么道呢?《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中学历史教学应该真正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汲取人类优秀文明成果,陶冶爱国主义情操,培养人文主义情怀。可见中学历史教学的本质意义重在培养“人”而不是“人才”。新课程改革中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目标中“人”是根本,“才”在其次,这是不能本末倒置的。否则往往是“才”没培养成,“人”也荒废了。

二、努力践行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

中学校园是新课程改革实施的阵地,中学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是新课改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学科,而中学历史教师是中学历史新课程的实践者、促进者和引导者,因此历史教师本身的素质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比它学科的教师更为明显。中学历史教师自身修养的高低,决定了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程度。作为中学历史教师,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专业技能修养、文化底蕴修养和教育理论修养;只有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牢固树立育“人”的意识,才能在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真正落实育“人”理念。例如:我在上必修一的第12课《鸦片战争》时,首先在导入的PPT上我展示了美丽的罂粟花变成丑陋的鸦片的经过并配上说明:鸦片——罪恶的天使:目前,世界上吸毒人数已超过5000万,全球毒品年交易额达8000亿至1万亿美元。毒品已蔓延到全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毒品危害已成为当今世界人类共同面临的最大灾难之一,它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它诱发暴力和犯罪……泯灭人性,摧毁家庭,危害社会与国家。于是学生明白了:有些美丽的花朵不一定都会给人类带来美好;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林则徐虎门销烟是一个伟大的壮举,他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然后在讲到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我的课件展示了圆明园被毁的前后对照图并在图上配上自制诗歌《永不抹去的纪忆》:一百多年了想忘也忘不掉/透过那些残垣断壁/那熊熊的火焰总是把心烤痛/每次看到这里/我总是心潮澎湃/如今,硝烟散尽,屈辱犹在/那些强盗猖狂的笑声依稀可辨/含泪奔跑的中华儿女啊/在那惨烈的记忆中觉醒/沧海横流,让我们共筑中国梦!曾经美轮美奂的圆明园如今只剩残垣断壁那视觉上的强烈对比和伤感悲愤的文字撞击着学生的心灵,于是他们在沉默之后挺直了脊梁!最后,我用了这样的结束语:同学们,150多年前的悲剧历历在目,圆明园的残垣断壁凝聚昨天的血泪和人世的沧桑,在无声地警示着每一位中华儿女:勿忘国耻!好好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安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于是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

在中学历史教材中蕴涵着鲜活而丰富的育人素材,如大禹治水、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戊戌变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等,通过对这些历史事件及其涉及的先进历史人物的讲授,在润物细无声中,让学生读史明智。我想我们课堂的有效性应该是对学生的成长与成绩并重,让学生的情商和智商并长!它具体应该是这样体现的:如果我们的学生成长为科学家,那他们就会像邓稼先那样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鞠躬尽瘁;如果他们以后考上了公务员,他们一定会像范仲淹一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如果他们以后当了医生,他们一定会妙手仁心,悬壶济世;如果他们以后成了普通的劳动者,他们一定会遵纪守法,善良智慧……。

参考文献:

[1]:齐键、赵亚夫:《历史教育价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聂菊香:《心理健康教育:中学历史教学不容忽视的话题》;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年第7期。

 

[3]:何妍,王莉:《用情感教育激活学生心理——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朱小蔓教授》;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