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示范校>> 体育美育
【莆田第二中学——主题教研】西方印象主义艺术风格探讨 —艺术教研组开展主题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1-10-25】 【作者:/来源:】【关闭窗口】

为增加艺术课程的鉴赏性,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他们的性情,弘扬他们的个性,使学生能有较高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以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我校艺术组教师们于1025日上午在图书馆进行了主题教研活动。经过讨论,大家选择以西方印象主义时期的音乐与美术作品进行交流,以期从中获取更多教学上的灵感。艺术作品往往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人文背景,我们能够从艺术作品中很好地感受到不同时期的人文思潮。高中艺术鉴赏课堂,不仅要让学生欣赏各种各样的经典作品,学习不同的元素提高鉴赏水平,更要引导学生通过作品窥见其创作的社会环境。

 

图片1.png 

美术组的方一旭老师首先为大家简单介绍了印象主义时期的社会背景。印象主义思潮主要从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开始,同时那也是当时西方美术的中心。产业革命的进步让法国人民的生活有了质的飞跃,这也让他们在艺术上有了非常强烈的想要突破改革的欲望。在政府体制方面,帝国的复辟也让民众群情激愤,合力推翻了现有政府。综合来说,整个大环境都处于一个改革发展的阶段。在此氛围中,印象主义画派慢慢开始发芽生根。印象主义画派的出发点是反对古典画派的墨守成规以及有点矫揉过度的浪漫主义画派,将绘画对象和绘画手法做了相应的变动。主要的印象主义画家有莫奈、马奈、毕沙罗、雷诺阿等,其画作常见的特色是笔触未经修饰而显见,构图宽广无边,尤其着重于光影的改变、对时间的印象,并以生活中的平凡事物做为描绘对象。正是这样飘渺不确切的画面描绘,给了观者以模糊的印象派感受。

图片2.png 

音乐组的陈钦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印象主义时期的音乐。印象主义音乐是19世纪主要在法国流行的一种音乐样式,受"象征主义文学""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目前公认的两位在印象派音乐上做出卓越贡献的音乐家均来自于法国,分别是德彪西和拉威尔,其中德彪西也被认为是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音乐上的印象主义往往被认为是指一种微妙脆弱、消极杂乱、情绪暧昧的音乐。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说得确切些则是拘谨、克制、平静,一种由于作曲家把纯音响想像为美和神秘的目的本身,从而形成的丰富多彩的效果。而所有的印象主义音乐都是标题音乐,作曲家会将音乐所描绘对应的景象用标题进行概括。其艺术表现手法有:①以短小的曲调细胞组合成一种新颖的动机语汇。在节奏上喜欢复节拍与复节奏,节拍不规则地细分减弱了推动力,呈现松散流动的状态。重视调式的表现力,根据形象要求采用相应的调式。扩大调性概念,常避免出现明确的收束式。全音音阶的运用使调式中的每一个音居同等地位,减弱了调中心感,出现多调性因素。由于喜好对不同色彩与音响作平面的、绘画式的并列,和声成为最重要的表现手段。通过增加和弦结构的可能性与减弱和声进行的功能性,得到极其丰富的和声色彩。音色丰富、独特而新颖。在声乐作品中常使用缺乏光彩和戏剧力量的低音区。广泛运用各种乐器演奏法上的色彩手段。配器与织体安排新颖。结构往往松散模糊,但许多作品仍可看到三部曲式的轮廓。

综合两位老师的发言,大家开始进行讨论。艺术思潮的产生往往需要一个自上而下的改变,不管是从社会环境还是生产环境。艺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所以一定是先有生活才有艺术。大家在艺术鉴赏的课堂上也可以将相近风格的艺术形式进行对比欣赏,这样能够让学生对于特定时代的作品有更为丰富和全面的认知。

 

供稿:教务处  艺术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