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频道>> 教学科研>> 试卷评价
莆田二中2012至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评价
【发布时间:2012-12-20】 【作者:/来源:】【关闭窗口】

 莆田二中2012-2013学年高二化学第五学段试卷评价

                                 高二化学  王碧兰  
一、试卷特点
1、考查范围
    高中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学及《化学反应原理》的专题一,反应热、焓变、电能与化学能的相互转化。
2、试卷结构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选择题包括16题,每题3分,共48分;非选择题包括5题,共54分。全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难度系数为0.6---0.7。
3、试题特点
    试题的命制能够根据福建省的课程标准,针对修二有机化学及《化学反应原理》的专题一,反应热、焓变、电能与化学能的相互转化等内容进行考查。涉及必修有机化学部分的重要知识:同系物、同分异构、有机反应的类型、重要的官能团性质,有机物化学式的确定;有关反应热、盖斯定律、热化学方程式等;原电池、电解池工作原理及应用。考查化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突出“基础”;重视对化学学科实验、计算等能力的考查,突出“能力”; 试题内容注重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突出“学以致用”。问题情境较为新颖,考查的知识点覆盖面教广,取材多为新的问题情境。加强对数据图表分析能力的考查。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学生得分情况高二年段总平均分为65.2分,(具体情况见附表)90分以上近60人。从选择题来看难度系数约为0.72,得分情况比预计的好,总分48分,平均得分为36分,看出学生对于电化学、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等内容掌握基本功还是比较扎实的。非选择题部分共54分,平均得分29分,17、18题为有机化学概念、实验、计算的综合试题,得分不理想。19题考查电解原理及应用,电极反应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还是比较薄弱,不完整。20、21两题结合电镀,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总体得分不错。
2、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及典型特例:
(1)对于某些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基础知识够扎实或知识储备有缺漏。
(2)审题不仔细,分析不透彻,书面表达不规范。
例如第17题,实验目的不明,试剂选择、仪器连接就无从谈起,各装置的作用也不明了。化学用语的书写使用不规范,实验操作的描述不到位。
(3)运用相关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于提高。
有的同学对知识掌握不够扎实,解题中顾此失彼,容易掉进陷阱。
(4)实验能力需进一步加强。
例如第17题,对于一些必须掌握的实验基本操作、实验方法、实验程序理解,不够扎实、清晰。
(5)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例如第20题,虽然题目有一定难度,但只要能静下心来仔细分析,寻找突破口,还是可以解决一部分甚至全部问题的。但有的因为不太有把握,学生给自己一种“不会做”的心理暗示,加上时间不充足,没有勇气和信心去审题、解题,造成丢分。
三、主要存在问题
考试总体成绩反映了这一阶段以来,学生总体情况应该是良好的,平时的训练还是比较到位的。但是也暴露出我校学生有的基础不够扎实、能力欠缺的软肋。学生答题中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1、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够扎实,未能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2、图表分析应用的能力,获取处理信息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实验能力仍然要提高。
3、化学用语掌握不好,文字表达能力较差。
4、思维定势严重干扰解题过程。
四、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重视基础知识,注重构建学科知识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突出重点,课前提问,督促学生及时复习。抓训练,分层次要求,进行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获取、处理信息能力、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细化化学用语教学,在“运用”上下功夫。抓实验,重知识迁移和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学科综合能力。
                      
 
期中试卷质量分析
政治组:姚建明
 
一、本套试卷的命题原则
1.依据课程标准,体现新课改理念
本套试卷严格按照《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结合最新教材进行命题的,注意把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研究探讨,体现新标准、新教材下的新理念。
2.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时事政治
从学生所了解的社会生活实际和思想行为实际出发,采用生动活泼的命题形式进行命题,如选择题第1、2、4、5、6、7、8、13题,就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试题的,学生面对试题有一种亲切感,主观题第31、33题,也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亲身感受的话题,让学生有话可说,使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使学生有亲近感,同时也达到时事教育的目的。
3.注意知识覆盖面
整套试卷考虑到知识的覆盖面,每一单元的题量相当,既有客观性试题,也有主观性试题,这样的命题方式从一定意义上避免学生猜题押宝现象的发生,促使学生全面掌握书本知识,夯实基础。
4.体现探究性,注重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要求要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这套试卷在命题内容和形式上注意体现探究讨论,尤其是主观性试题比较明显,第26、27、28、29题,让学生在探究回答的过程中,有了比较大的发挥空间,比较突出地注意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5.体现思想教育性,充分发挥政治课的主渠道作用
根据学科的特点,该试卷在命题过程中注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如选择题第4、7、17、19题,非选择题第26、28、29题,完成了对学生学业检测任务的同时,也达到对其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一定意义上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的主渠道作用。
 
二、对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通过对全高二年级政治试卷的认真审阅,分析试题、对照参考答案,找出学生答题中的差距,以下便是分题对其进行评析,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找出其原因以及探讨如何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一大题为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60分。该大题以时事政治作为背景材料的有7小题,这样的命题趋向基本符合中学政治学科的特点,符合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这就要求学生平时要关心时事政治,能够运用所学的书本理论知识灵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选择题的总体难度较适中,但由于学生对书本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缺乏必要的记忆和理解,造成学生的错误集中在第3、8、10、12、15、18、20、22、23、25小题上,另外,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不透也是出现错误的重要原因。第二大题为非选择题,共4题,以下就每小题的答题情况作具体分析:
第31题为基础题,绝大部分学生回答尚可,说明了学生对教材这部分内容记忆较为清晰。答题形式较为合理,绝大部分同学能做到回答有针对性,层次较为清楚,条理较为清晰,能按要点答题,且有适当的展开。该题总分8分,学生试卷得分在5至7分范围内,得分率较高。
第32题为材料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总分12分,在答卷情况看,回答该问题时大多数学生能够较好地回答第一要点,对于第二要点联系实际加以回答的往往不够理想,本题的平均得分在8至10分左右,得分相对较高。
第33题满分12分,这是一道具有一定的难度的试题,,从答卷情况来看,不少学生不能找到有效的信息来作答试题,由此造成了一部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不能明确表述,出现条理不清晰,逻辑性不强,语言表达随意性较大,不能很好地运用政治学科的一些专业术语回答问题等现象,只有20%以下的学生思维严密,语言表述准确,思路很清晰。因此,这里可以看出,对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尤为必要,从得分情况看,该题大多数学生得分在6-8分左右,高分、低分各占20%左右。
第34题从阅卷情况看,总体上区分度较好,高分者寥寥无几,大多数在7至8分左右,分析、表达能力不强的学生得分在5分左右,大多数学生能够回归教材回答问题,条理比较清晰,本题满分8分,学生只要能够较好地掌握书本基础知识,就能较好地回答问题,由此可见,打好基础尤为必要。
 
三、在今后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值得注意
1.学生对有关知识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个问题的具体内容、要求与层次掌握较差,这是今后高中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也是平时基本功训练中侧重解决的问题。
2.学生不能正确运用哲学常识的有关术语答题,出现了较多不当的表述。对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当让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对必要的基础知识记忆是应当具备的,尤其要提醒学生注意,初中阶段与高中阶段的政治课要求不一样,高中阶段要求在识记的基础上,注重于增强分析理解应用能力。
3.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达不到此次考试的要求,不能从已给的材料中抽象出有关的哲学道理;学生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能力以及从此个别到彼个别的迁移能力较差。这些也警示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4.部分学生答题中出现较多的错别字、不当表述和不当提法。这些都启示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并能就有关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也启示我们在命题中,既不回避现实问题,又要注意正面引导,从而体现政治学科的自身特点。
 
 
高二英语期中试卷评析
本份试卷能依据高考题型进行命题:范围是必修4第5单元至必修5第4单元止。从整体而言,难度系数应为0.55左右。具体:
听力部分的语速与平时相比,较慢,但该题有几道较为灵活,如第15、第17两题,学生稍不留心就会误选答案,总体来看,此部分得分较好,符合学校命题准则。
单项选择填空题,基本上都在命题范围之内,添加上必要的语法考核,还有两道题是学生练习册里的。从学生的答题情况反映出:同学因语法的不牢固而导致许多已做题未能达到百分之百的得分率,这当中第21、31、33三道题的准确率超低,集中体现在句式结构的混淆及词的运用的模糊之上。
完型填空是议论文,根据生活中的实例说明人生的一个真谛:要学会放弃,这种题型属于高考的一个类型。既对文章题意的理解提出要求,又涉及到生活中难免会遇到的问题。有5道题得分率低,表现出学生缺乏生活常识,由解题意,搭配不当等方面。
阅读理解题型广泛,设题较为灵活,有5道题即第60、62、66、67、69错误的人数多集中体现在对文章的理解,上下文意思的把握欠缺,信息捕捉能力较缺等方面。
填词是对课文意思的改写,的确有些单词的拼写较难,所以这个部分整个年段得分率都偏低。
作文是属于材料作文,介绍我国长城贴近学生生活,但学生表达方面较弱。语法的使用不娴熟,文章结构不严谨,句子连接不连贯,再加上卷面不整洁,所以还要加强此部分的训练。
 
 
                评析人:戴国梁
 
             高二地理第五学段试卷分析
一、基本情况:
     本次考试试卷范围是必修1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和第二单元《地球上的大气》,题型为单选题(30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和综合题(4小题,共40分); 命题指导思想及试题特点如下:
1、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本卷中所考查的知识点均来自于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来自于课程标准中对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2、注重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凸现综合性特点。试题呈现出灵活性、开放性的特点,着意考查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充分运用文字、图像、数据来提供信息,并结合实际问题,把相关知识重新整合、迁移,挖掘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灵活性较大,要求学生根据设问要求,提取、加工、整合多种信息,进行答案的组织。
3、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对学生图表(包括景观图)分析能力的考查。
整份试卷每个题组几乎都要从图表中获取信息、解读信息并应用信息,在整个信息的处理过程中,寻找解题思路并组织答案。包括各种区域图、等值线图等,图表数量与种类量较大,为考生的获取和解读信息、处理信息搭建了平台。这一点既是高考考试说明中明确要求的,也彰显了地理学科的特色,又与地理知识和能力的认知过程和形成过程相一致。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掌握阅读不同类型图表的技巧和能力,同时从图表中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信息、解读信息,寻找解题思路。
    4、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真正体现“学以致用”。
  5、强调夯实基础导向。本次考试比较注重对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考查,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书本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等,为下个阶段复习所需的能力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考试情况分析:
   本试卷难度适中,年段平均分62.7分,最高分98分,优秀率为12.92%,及格率达60.83%。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选择题:
    1-2题组:
本题组考查等高线判读,实现对学生基本读图能力的考查。这两道题属于基础知识,学生掌握较好。
    3-4题组:
本题组以小区域等高线分布为切入点,综合考查设定区域内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第三道题选择D项偏多,说明学生读图能力有待提高。第四题失分率较多,原因是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与学习方法上有欠缺。
    5-6题组:
本题组考查等压面的内容,这两道题目特别是第6题得分率较低。原因是学生不大理解等压面“高高低低”的原理,做题时一头雾水。今后在教学过程中要切切实实让学生掌握应该学好的地理概念,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性教学。
    7-8题组:
本题组以某时段气温变化曲线图考查学生对3种辐射与气温关系、影响气温日较差因素等内容的掌握情况。7题得分率53.13%,分不清3种辐射与气温的关系;8题得分率71.28%,由于考生区域地理较薄弱,误选A的较多。
    9-12题组:
    本题组以图形的形式考查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难度总体较低,得分率较高,9题为74.25%,10题为66.99%,误选D的较多,乙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从成因看动力成因,故不能说明乙地温度一定低,11题为82.83%,12题为80.52%。
    13-14题组:
    本题组以等压线图的形式考查风向、锋面类型、气温、气压、天气等知识,难度稍大,13题得分率为50.16%,相当一部分学生没看清纬度位置,将其当成北半球,误选B西南风;14题得分率为44.22%,误选A的学生说明锋面气旋中锋面类型的判读方法没掌握,误选B的学生说明读图不够细心;误选C的学生说明审题不清,将南半球当北半球解。
    15-16题组:
    本题以图形的形式来考查学生对等值线判读以及天气、风力、风向和气象灾害等内容的掌握情况。其中15题错误较多的是A、B答案,说明其对风向的掌握不够扎实、应用不够灵活,导致高低气压判断不清,并且对锋面气旋概念没有很好的理解和掌握。16题错误较多,正确率仅为34.7℅。关于各种气象灾害的成因机制不明确,特别是伏旱、暴雨选择较多,说明没有很好的掌握相关天气现象及成因。
    17-18题组:
    本题以等压线图的形式来考查学生对风向及受力分析的掌握情况,难度较低,得分率分别是68℅、69℅说明大部分学生对于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较好,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对这部分的基础知识没有很好的理解掌握,以致做题时模棱两可。
    19-20题组:
    本题以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压系统图来考查学生对天气系统以及风向的掌握情况,得分率仅为50℅、38℅,不是很高。其中19题关于风向的绘制没有明确掌握,另一个原因是偏差较大。而20题的错误说明学生对于各天气系统引起的天气现象没有很好掌握,特别是锋面气旋的知识点比较模糊,故较多人选择B答案。
    21-22题组:
    本题以文字形式考查学生对地方时、昼夜长短以及日出日落方位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考查学生从有关材料提取有用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正确率分别为62℅、67℅.其中21题错误较多的是A和D,说明学生没有很好的掌握从材料提取有用信息并加以分析的能力,另外由于区域地理还没有复习,对于区域不能够很好的定位;22题较多学生选择B答案,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日出日落方位的知识点没有很好的理解掌握,并且从材料提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没有很好的掌握。
    23-24题组:
    本题组以时事素材“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首次对接空间位置示意图为设题情境,并附带赤道、极圈、陆地轮廓等信息,表面上看属于航天领域的题材内容,但意在考查地方时的计算,太阳活动对地球上人类活动的影响。立意新颖,高考原题。存在问题:没有找到解题的切入点,即晨线与赤道的交点的地方时为6点,导致23题得分率较低(47.5%)。24题得分率为83.49%,学生掌握较好。
    25-27题组:
    本题组以“我国某地日出时间的季节变化图”为设题条件,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涉及日出时间的季节变化,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变化。难度适中,总体得分率较高,都超过75%。
    28-30题组:
    本题组以极点为中心的太阳光照图为设题情境,意在考查四季更替,地方时的计算,日影的朝向,总体难度较大,为高考的压轴题,得分率较低,尤其30题的得分率仅为44%,反映光照图的判读与转换能力较差,有待强化训练提高。
    2、综合题:
    31组:
    本题考核等压线分布及其影响下的天气情况的内容。存在的问题:
(1)判断错误。部分学生选择B选项,没认真看清风向是从低压流出,造成失分。
(2)和(3)属于课本知识点,但部分学生竟然失分。在今后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回归教材的进行复习。
(4)本小题得分率最高。说明学生对天气系统掌握较好。
(5)得分率不高,许多问题在学生看来很容易,以为自己懂了,实际上,对这些问题还只是一知半解,正因为这种学个大概的原因,导致学生在答题时,概念模糊,失分较多。地理毕竟属文科,需要识记的内容必须先记住,才有活用的可能。因此,今后哪怕习题少做几个也要保证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2题:
    本题以亚洲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考查学生大气环流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
(1)得分率较低,大部分学生不知什么是大气环流,个别学生知道大气环流分为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但审题不清,没扣住夏季,将A地大气环流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交替控制,或区域定位能力较弱,将A地当成西欧或大陆东岸季风气候区。
(2)识记的部分掌握不够,不能准确表达气压中心名称,形成原因表达不清。
(3)考查课本知识,得分率较高。
    33题:
    本题以非洲部分地区一、七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来考查学生等压线、风向以及气候的知识点,考查学生等值线图的判读、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及以此为基础来分析具体地区的气候类型、降水特征和成因分析,并学会在图中绘画具体风向的能力。改卷中发现学生答题存在下列明显失误:
第⑴小题:风向的标注上,七月份基本上都可以较为准确画出,但一月等压线图中气压不易判断清楚,错误较多。另一明显错误是学生没能准确判断南北半球而造成风向偏转失误。
第⑵小题:①上一题的风向错误直接影响到本题的回答。
②学生不会应用第1小题的风向来判断降水情况,而是生搬硬套课文教学内容,直接回答赤道低压与信风交替控制。
③审题不清,没有抓住得分点来回答对两个月份的降水情况做出比较,应当针对提问对一月和七月降水先做出比较,再分析原因。
第⑶小题:①e地气候明显判断失误,读成热带沙漠气候,导致下面的成因分析一并错误,也说明了学生对气候分布的基本规律没有明确掌握。
②表达不够准确,用词不规范,从而造成得分不高。
第⑷小题:①审题不清,没有抓住得分点来说明气候类型,相当一部分学生回答成气候特征的描述。
②气候分布没有掌握清楚,f、g气候类型判断错误,从而引起成因分析错误。
③g处气候及成因判断较好,正确率较高;但f处较多错读成热带草原气候,且成因分析不清。
    34题:
    本题以北极俯视图考查地方时、时区、直射点移动方向、日地距离、角速度、极夜范围、正午太阳高度等知识,难度中偏易。
(1)涉及地方时,日界线,时区的计算。学生能计算出自然日界线24时对应20E经线,便认定与北京日期相同的时区范围是从东1区到东12区,说明学生时区划分掌握得不好。
(2)考查基础知识,基本都能得分。
 
 
莆田二中2012-2013学年高二历史第五学段测试
试卷评价 
历史组 吴德良
一、试卷内容评价
历史试卷(含题型结构、内容结构、分值比例等 )

题 型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分值
分值
分值
分值
分值
选择题
(60分)
6
18
9
18
9
非选择题
(40分)
15
 
11
14
合   计
(100分)
21
18
20
18
23
 

1、 试卷题目体现了以原创和改编为主的原则,学生整体反映较好,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从整份试卷来看,在注重考查学生历史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的同时,突出考察了学生运用唯物主义和辨证法法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当今高考命题的趋势。
3、 坚持知识、能力和思想统一的原则,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基本要求,符合新课程考试说明的规定。
4、 试卷考查的知识点覆盖面较大。
5、 整份试卷题目有区分度,没有知识性错误,其中客观题把握得比较好,主观题难易适中。
二、考试结果评价
1、考试成绩:
班级
平均分
优秀率
及格率
高二(15)班
76.80
45.6%
100%
高二(16)班
64.30
5.2%
78.2%
高二(17)班
65.30
5.2%
77.6%
高二(18)班
65.20
4.8%
78.2%
高二(19)班
64.10
4.8%
76.9%
高二(20)班
64.60
4.5%
77.1%
考试结果与预想的情况基本一致,达到了学校教务处提出的基本指标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这次考试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学生在历史学习和历史知识运用所存在的许多问题:罗列如下,以供参考,为下阶段的教学提供借鉴。
A、选择题
选择题以材料型选择题为主,共同特点就是在识记基础上的理解和运用。学生在选择题的答题上存在以下问题:
(1)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主观、客观及根本原因、程度选择的的判析上存在问题,
(2)对具体的历史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的掌握不到位。
(3)对插图等知识点重视不够。
(4)没有熟练地掌握必要的解题技巧。如肯定或者否定某一选项。
(5)不认真审题,没有联系题干特定的历史背景。
(6)缺少一些基本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B、学生在非选择题存在的问题
(1)审题、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不强。
(2)答题条理不清,不规范。
(3)不善于归纳,不能够从不同层次、多角度地理解和分析问题。
(4)不善于联系特定的历史背景(大背景和小背景)
考试的主要目的是要从中发现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所存在的共性问题,从而在下一阶段的教学中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学生的应试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这个角度来说,此次试卷的命制是成功的。
 
 
莆田二中2012-2013学年第五学段物理质量检测评价
2012-2013年度莆田二中第五学段物理质量检测涵盖了电场、恒定电路和“测导线的电阻率”实验部分的主干核心知识。其中“电场”约占60%,“恒定电路”约占40%,试题立意新颖有深度,物理试卷在试题结构和题量等方面相对合理,未出现怪题、偏题,背景与实际结合较好,体现了物理学科的特点。试题表述科学、规范,区分度较好。试题难、中、易的比例大概为:7:2:1。这次的物理试卷有利于我校老师对教情、学情的教学评估,有利于推进我校形成更优化的备考策略,这份试卷能够引导中学物理教学,强化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
一、本次物理试卷整体结构、特点
试卷分单项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3分计45分,实验题一题计11分,计算题4小题计44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试题难度稳定和试卷难度更趋于合理,难度系数稳定在0.55—0.65之间。
试卷覆盖面广,试卷结构、题型、题量的设计较为合理,偏重考查恒定电路部分的内容。突出物理学科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注重学科基本思想与方法,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既重视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本规律的应用,又兼顾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综合、迁移和转化的能力;从试卷的答案设置上,更易于教师的评分、易于操作、答案呈现多元化的标准,采取了过程给分与答点合理均给分的评分标准。
二、试题考核的内容相对较全面,知识面分布较广
电功率、电路的动态分析、螺旋测微器读数、伏安法测定金属丝电阻中仪器和电路的选择、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等。

 

 

 
考查的知识点
 分值
1
   串联电路特点、电功率
   3
   2
 电阻定律、电阻率
   3
   3
    IU关系
   3
4
    电场强度、电势、电势能
   3
5
   等势面、电势差、电势能、动能
   3
6
电势
   3
7
     库仑定律、受力平衡
   3
   8
电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
   3
   9
带电粒子的电场中的偏转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