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教学中的联想复习法
【发布时间:2015-11-12】 【作者:/来源:转载】【关闭窗口】

摘要:如何在高考复习中跳出题海,提高复习效率?教师指导学生实施“联想复习法”,提出了“考后300分”,“做一题,得一题,通一类”的复习目标,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联想复习法是比较、类比、归纳、发散等多种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的综合应用。引导学生学会联想复习,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比教给其具体的知识更为重要。

关键词:化学联想复习

高三学生常会表现出对化学复习的盲目与无奈,特别是第一轮复习后,大多数同学会遭遇这样的经历:拿起书本好象什么都会,做起练习来却漏洞百出,模拟考试感觉良好,实际得分不容乐观。进入高三第二轮复习之后,许多师生以练习代复习,不知不觉深陷各地最新的模拟试题的题海中不能自拔。

本人认为,高三师生陷入这种误区的症结在于:做一题、丢一题,就一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就某个知识复习这个知识。如何提高高考的复习效率,真正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呢?在多年的化学高考复习过程中,本人指导学生实施联想复习法,提出了考后300做一题,得一题,通一类的复习目标,提高了学生的复习效率,收到了良好的复习效果。

一.联想复习法是多种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的综合应用

联想是指由所感知或所思考的事件、现象或概念的刺激而想到其他与之有关的事件、现象或概念的思维过程。高中化学学科具有三大特点:一是知识点多;二是理解容易应用难;三是与其它学科的渗透多,如数学的极限思维、平均值应用、物理的电学、力学知识。化学学科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很多,而记忆必须以联想为基础,联想又是打开记忆大门的金钥匙。化学联想复习不是孤立的联想,是在联想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多种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的学习方法。

1.比较思维

比较是在头脑中把各种事物或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之间的异同点的思维过程。人们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属性、特征和相互关系,都是通过比较来进行的。应用比较法进行复习,可以明确概念的本质,区分容易混淆的问题,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

例如:

1.1 基本概念、理论的比较

复习到同位素的知识时,可以联想到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等概念,将这四种概念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找出各自的特征和彼此之间的联系,准确而深刻的理解这些概念的异同。

复习到等温等容情况下充入稀有气体对气体反应的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可以联想到等温等压情况下充入稀有气体对气体反应的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将二者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更准确的把握等温条件下反应物浓度是否改变是影响化学平衡是否移动的根本原因。

1.2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比较

复习到醇和钠的反应时,可以联想到水、苯酚、乙酸是否能与钠反应,再进一步联想到这四种化合物是否能与NaOHNaHCO3Na2CO3反应,可以通过列表进行比较:

反应物质

Na

NaOH

Na2CO3

NaHCO3

CH3CH2OH

×

×

×

H2O

×

×

×


×

CH3COOH

通过列表比较,可以对四种物质的—OH中氢原子的活泼性强弱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

1.3 关于计算的比较

复习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时,可以联想到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将二者进行对比,可区分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含义,找出二者的联系以及换算方式。

复习烃的燃烧耗氧量大小的问题时,可以联想到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以及生成水的物质的量的多少等问题,分别以等物质的量等质量这两种条件分别进行比较。

1.4 关于实验的比较

如将Cl2C2H4C2H2的制取和收集方法对照比较,掌握它们的实验室制取原理,装置的特点,所用药品、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归纳出三种气体制备的共同模式(原料原理装置操作检验方法收集方法注意事项)。

2. 类比思维

类比思维是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的一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 从已知一类的属性,猜想另一类的属性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思维方法。类比思维是化学复习、练习中解决化学问题的基本方法。通过联想,由新信息引起的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再通过类比,在新、旧信息间找相似和相异的地方,即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通过类比思维,在类比中联想,从而升华思维,既有模仿又有创新。

在化学学习中,我们对某一主族往往详细了解一种有代表性的元素,其余同族其它元素的性质主要通过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类推,以获得对未知元素的了解。

例:(2002年上海高考)有人认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ⅠA族的氢元素,也可以放在ⅦA族,下列物质能支持这种观点的是(

AHFBH3OCNaHDH2O2

氢元素的原子由于易失去一个电子表现出 1价,与碱金属元素性质相似,故排在ⅠA族。如果放在ⅦA族,就应该与卤族元素的性质相似。由卤族元素的性质:最外层有7个电子易得到一个电子而呈-1价。通过类比,氢元素也可得到一个电子而呈-1价(与He电子排布相同)。因此,支持氢元素放在ⅦA族观点的理由是NaH

3. 归纳思维

归纳是指将一系列具体的内容按其不同的特点和规律分门别类地归纳在一起的思维方法。化学复习其实就是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的过程。目的在于把厚书读薄。归纳不是进行知识的简单堆聚,而是为了找出知识的本质规律及其内在联系,从而提高自身对知识的理性把握。在化学联想复习中,要充分应用归纳思维方法。

3.1分类归纳法

在复习完一个模块或一个阶段的知识后,可以按着知识体系的不同,对同类知识内容给予归纳。如:对元素化合物按金属、非金属来归纳,金属元素又按照: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盐;非金属按:单质氢化物氧化物盐来归纳。

3.2图表归纳法

按照知识类别及要点项目,使用表格的形式对知识进行归纳。可以绘制归类表、对比表。这种表格归纳法,能明显地体现出知识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使人看了一目了然。如:列表比较四个概念,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

3.3知识树归纳法

这是以知识体系为基础,以知识概念为主干,对知识细类及细目进行层层分解的归纳方法。它体现了知识概念的等级次序,对从宏观上把握知识大有益处。

3.4题型归纳法

这是按照高考题型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解题速率和成功率,是高考复习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如:对无机框图题的解题策略归纳出:①以特征反应为突破口。具有特殊的物理或化学性质的物质,往往具有特征反应或在反应中表现特殊的现象。如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硫;一氧化氮遇氧气变为红棕色;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气体是氨气;白色沉淀在空气中由白色灰绿色红棕色是氢氧化亚铁转变为氢氧化铁的特征反应现象等等。这些特征反应或现象可以作为框图题解题的突破口。②根据转化关系求解。由反应的转化关系推断物质,通过读图、思考,在常见的元素及化合物转化关系中通过筛选、甄别,确认物质。③以框图中反复出现的信息为突破口。④换位思考巧推断。换位思考即在解题时随问题和情景的不同,随时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如变常规思维为跳跃思维,变求同思维为求异思维,变正向思维为反向思维,以达到解题时柳岸花明又一村之功效。

4. 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比较常见,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问题对思维的启动、促进、深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同一问题,可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提出。如复习氢氧化铝的两性的计算时,提出以下问题:

1).氢氧化铝沉淀产生的同时,溶液中的成分有什么变化?

2).氢氧化铝沉淀的量与溶液中生成钠盐的物质的量有什么关系?

3).反应过程中,铝元素的变化遵循什么原则?

4).反应过程中,溶液中阴离子的变化遵循什么原则?

以上问题的提出,促使学生从沉淀物质产生的另一角度去分析沉淀的产生,转换了求解思路。从一味依赖方程式求解转化到去注意反应过程中原子的变化,溶液中离子的变化,从而列方程求解,开阔了思路,发展了思维。在化学复习中,对典型题决不能就题论题,而要帮助引导学生灵活多变、多思多想,利用一题多解,变式训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联想复习法的运用角度

1.由知识结构去联想

知识结构在各章节的分布是固定的,复习某一单元时通过知识点的联想,构建知识网络。使知识点之间连成线,再由线到面。现在各种各样的教学辅导书,都会在课时复习的前面列出知识点,在单元复习的前面列出知识网络。以便阅读时一目了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阅读高考教辅材料中的知识网络,还要指导学生学会自己构建知识网络。如果学生自己学会了这种方法,复习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2.由事物特征去联想

如无机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抓住化合价升降这一特征,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等。再联想到有机化学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抓住以有机物为研究对象,加氧去氢的为氧化反应,加氢去氧的为还原反应,理解有机化学中为什么分别研究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而不提氧化还原反应。

3.由知识归类去联想

这种联想是以某个知识点为中心,形成知识系列,贯穿整个中学化学。如:在复习到Na→Na2O→Na2O2这样的连续氧化的问题时,可以联想到中学化学中出现的连续反应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比较其异同,进而从整体上掌握知识。

中学中涉及的连续氧化的反应有:

1).Na→Na2O→Na2O22).C→CO→CO2

3).N2→NO→NO24).S→SO2→SO3

5).NH3→NO→NO26).Na→Na2O→Na2O2

7).CH4→CO→CO28).R-CH2OH→R-CHO→R-COOH

4.由实验情景去联想

实验考查是化学高考考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实验复习中,可以从简单易懂的实验方法展开联想,使较为复杂的实验手段简单化。如下列实验装置图:


由装置A联想到这是实验室制取溴苯的装置;装置B是洗气装置,是为了除去挥发出来的苯和溴蒸汽;装置CD是喷泉实验装置。看似复杂的实验,其实是学过的几个简单实验装置组合而成。

三、引导学生学会联想复习

在当前和今后的教育改革中,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比教给其具体的知识更为重要。

1.教师示范联想阶段

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在学习上的困惑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指出症结在于:做一题、丢一题,就一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就某个知识复习这个知识,缺乏知识的系统性。采用联想复习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随后由教师示范 联想复习。在教师示范过程中,还应告诉学生联想的原则和方法。联想应围绕一个知识点为中心而进行,而不是漫无目标、毫无限制地乱想。通常采用关系联想、对比联想、类似联想和接近联想等方法,把与该知识点有联系、有区别或相近、相类似的知识一并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知识网络。

教师可以用订正一份试卷为例,提出练习后再思考的联想复习模式。让学生从三个层面上进行反思:

1).知识点层面:本题考到什么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我会了吗?由这些知识点所联想的相关知识点有哪些?这些我也会了吗?——不会就要马上弥补,对有规律的知识及时进行归纳总结。

2).方法层面:本题用到什么解题方法?还有哪些类型的题目也是用这种方法?本题还有其他解法吗?变换一些条件,结果一样吗?

3).收获层面:做完了本题和相关知识、方法的联想,我有什么收获?

通过上述三个层面的反思、联想,学生不仅在这个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以及相关的知识点得以及时复习,而且通过一题多解、变式训练,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归纳了相关的解题方法,使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对于消除由于长时间大量做题而形成的一些思维定势有很大帮助。

学生看似花了很长时间才订正好这样一份试卷,不再是以往的写上正确答案就完事,但是订正后不再是表面上的100分,而是通过联想复习,对相关的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进行了深化和拓展,达到了我们所提出的考后300做一题,得一题,通一类的复习目标。这样,学生就无需再做重复的、繁杂的试题就能达到复习知识、提升能力的效果,达到让学生跳出题海、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2.学生模仿联想阶段

由教师引导学生联想就相当于扶学生走路的阶段。可采用的方法是:就某一知识点,请学生模仿老师的示范,开动脑筋联想,然后由学生作答,相互补充。例如复习乙醇时,我这样问学生:看到 乙醇两个字。你会联想起哪些内容?有学生马上回答:酒精。接着有学生说:与金属钠反应由乙基和羟基构成的结构;还有学生想到乙醇-乙醛-乙酸三者的氧化还原关系酯化反应等等。一般情况下,经多个学生补充后,针对某一知识点的联想较为完整。通常开始时,学生能联想的内容不是很多,需要教师提示补充,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能联想的知识渐渐增多。在形成较为完整的关于乙醇的知识联想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对以乙醇为中心的知识网络进行过关复习,对模糊的相关知识及时补缺补漏。否则这种联想复习就达不到理想的复习效果了。

在这一阶段的训练中,教师必须有耐心,给学生以机会,不要怕学生耽误课堂时间。对于学生的联想,无论想多想少,均要给予鼓励,增强他们的信心,让学生在教师的不断激励中,学会 联想

3.学生自主联想阶段

学生独立联想阶段相当于学生 独立走路的阶段。由于经过第二阶段的训练,学生的思维已渐渐放开,并逐渐掌握了联想方法。由最初的想得很少想得甚多,从胡乱联想有目的联想,不论是联想的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很大改观。

此阶段的具体做法是:选定某一内容,让学生独立联想,或是两人一组开展合作学习,互相启发展开联想。教师可以抽查联想结果,并对联想结果作必要点评。教师点评时要让学生明白:针对某一知识点的联想,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不强求联想结果的一致性。一旦学生掌握了联想复习法,教师就会发现学生的联想能力很强,想出了很丰富的内容,并在联想中使知识点得以复习落实。

联想复习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整体记忆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化学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高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因此,将联想复习法应用于高三复习教学中,在增强复习效果的同时,真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