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发布时间:2013-03-06】 【作者:/来源:】【关闭窗口】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 专题一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改革

※课标: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14课)

1、新经济政策

[1] 实施的背景:

A、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急需恢复发展经济。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显现,农民不满,暴动频繁。

C、国家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

D、目的:为了解决国内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2] 主要内容:

A、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B、工业——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有;中小企业和国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国内外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

C、流通——允许自由贸易。  D、分配——实行按劳分配制。

[3] 特点:

A、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B、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4] 意义:

A.找到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逐步过渡)。

B.巩固了工农联盟。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政权得以巩固。

2、斯大林模式:

[1] 确立时间:30年代中期。

[2] 主要表现:A.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B.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C.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D.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3] 评价:①历史功绩:

A.形成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B.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为后来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物质基础。

②弊端:

A.长期片面地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

B.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C.农民积极性不高;

C.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受压抑;  D.后来成为苏联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4] 经验教训:

A. 制定方针政策从国情出发; B.遵循经济发展客观规律;C.生产关系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D.国民经济应按比例协调发展;E.制定经济政策要考虑农民、地方、企业的利益.

 

课标:了解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17课)

1、赫鲁晓夫改革

[1] 背景:

A.二战结束,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B.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

C.农业问题尤为突出;                D.斯大林的逝世;

[2] 内容(改革重点在农业):

①农业改革:

A.收购制代替义务交售制

B.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

C.垦荒,扩大谷物生产; D.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E.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等。

②工业改革:

A. 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B. 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

C.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调动生产积极性。

[3] 评价:①积极: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一定成效。

②消极(失败原因):A.理论上没有根本突破斯大林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B.目标严重脱离实际; C.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盲目性大;D.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

2、勃列日涅夫改革

[1]背景: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

[2]内容(改革重点在工业,尤其是重工业):

A.工业: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B.农业: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等政策

[3]评价:①积极:前期收到一定效果

②局限(失败原因): A.没有突破原有体制的框架;B.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 C.与美国军备竞赛加剧,经济发展速度放缓,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

3、戈尔巴乔夫改革

 [1] 背景: 1985年经济全面滑坡的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

[2]内容:

 1)经济改革—①从根本上触动了经济体制:A.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

B.要求国家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C.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②提出“加快发展战略”,重点发展重工业.

2)后来改革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

[3]结果:经济继续滑坡,国内局势逐渐失控,1991年苏联解体.

[4]失败原因:

1)“加速发展战略”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使原本已严重畸形的经济结构更加失调;

2)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重重,效果不佳;

3)国家名义上取消了指令性指标,代之以严格的间接控制,企业自主权无法真正实现;

4)戈尔巴乔夫把改革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偏离社会主义方向,导致国内政局逐渐失控,1991年苏联解体。

[5]苏联改革的认识:

1)改革具有复杂性、曲折性、艰巨性,没有固定模式,要不断调整和创新

2)改革应从国情出发,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3)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4)改革应使农、轻、重工业按比例协调发展

5)改革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6)改革要有全面一贯的思路、政策和配套措施

7)改革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 专题二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及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课标: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15课)

1、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 原因:

A.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B.主要原因:供求矛盾突出   C.政策原因: 长期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D.直接原因(导火线)股票投机过度, 股市崩溃

[2] 爆发:1929年,美国纽约华尔街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场崩盘,出现“黑色星期四”。

[3] 特点:波及范围广、传播速度快、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影响深远。

[4] 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失业剧增、生产力遭巨大破坏。

[5] 影响:A.经济:资本主义经济遭巨大破坏

B.国际关系:以邻为壑、转嫁危机,国际关系恶化。

C.政治:社会动荡,法西斯主义泛滥,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D.思想:推动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的出现

2、罗斯福新政的时代背景

A.胡佛政府不干预政策使危机加深(经济因素)

B.20年代繁荣积累了大量资金(物质基础)  C.民主意识强(政治保障)

D.借助苏联的经验(国际因素) E.凯恩斯主义为新政提供了(理论依据)

F.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当选总统(直接原因)

G.目的:摆脱危机、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3、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1] 措施:

A.整顿财政金融:通过整顿银行、统制货币等措施,恢复银行正常信贷活动;

B.调整工业生产: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要求企业制定公平竞争法规,防止盲目竞争引起过剩;规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标准;承认工人与雇主谈判权利 。

 C.调节农业生产:缩减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控制市场价格。

D.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颁布《社会保障法》;举办公共工程,提供就业机会,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

[2] 特点: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大规模干预。

[3] 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4] 影响:

A、直接影响:使美国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促进生产的恢复,民众得到一定好处。

B、间接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法西斯势力,巩固了美国的资产阶级统治。

C、深远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模式。

D、局限性:并不能使美国彻底摆脱经济危机。

4、 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A、它是美国资产阶级为了克服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因而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国家的干预容易导致通货膨胀和其它的社会经济矛盾,

B、新政在当时自由放任的经济形态下,采取新的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缓解了经济危机所带来的问题,使得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二战后,其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相继的校仿美国新政的做法进行了经济的调整和改革,使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第二个“黄金时代”。

课标: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6课)

1.变化:(1)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制定经济计划、调节社会生产

2)人民资本主义—股票分散化趋势出现。

3经营者革命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新中间阶层”出现。

4)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出现前提:生产力提高       ②资金来源:个人、企业、国家

特点--a.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权利;b.公民的社会权力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c.福利种类繁多;d.覆盖面广;e.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评价:a.实质:是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趋势

b.积极:保障了低收入阶层生活,缓解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促进了经济发展

C.消极:使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

2.影响:

1)“黄金时期”50——60年代)

2)经济“滞涨”现象(70年代)及调整政策—减少国家对经济干预;出售部分国企;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3)凯恩斯主义失去了在经济学中的主流作用。

 

 

 

 

 

 

 

 

 

 

 

 

 

 

 

 

 

 

 

 

 

 

 

 

■ 第五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课标: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第23课)

一、 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1、背景:

1)经济大危机和二战的教训(必要性)

2)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契机)

3)美国企图确立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动力

2、建立:1944年,美、英、中等44个国家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行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定是该体系建立的标志。

3、构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B)

1)时间:1945

2)宗旨: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加强国际货币合作,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

◆ 世界银行(WB):又称“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宗旨:向成员围提供(长期)贷款,以促进该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推动并促进国际贸易的均衡增长。

4、特点:

1)由成员国认缴资金,认缴资金数额决定投票权多少

2)实行固定的汇率制,各国的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

5、影响:

1)消极:A.美国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拥有特殊的地位

B.从而确立了美国在世界中的经济霸主地位C.便利美国对外经济扩张

2)积极: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金融货币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和经济的发展 

二、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

1、背景:(1)贸易保护主义的危害(2)认识加强合作的必要(3)美国积极倡导

2、建立:1947年,美、中等23个国家签署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

3、宗旨(目的):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充分利用世界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4、性质:是有关关税和贸易政策的国际性多边协定,起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GATT不是正式国际组织,它的后身WTO,是正式国际组织)

5、影响: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三、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认识

1、构成:一个中心(美国)、两大体系(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和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自由贸易体系)、三大支柱(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

2、评价:(1)积极:①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②反映了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③有利于世界贸易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稳定。

2)消极:美国拥有特殊地位。它满足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确立美国在相当长时间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

课标: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24、25课)

※ 一、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

1、原因(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欧共体成立的原因)

1)必要性:A. 近代冲突和战争所带来的灾难,特别是二战后欧洲国际地位下降。

B.受到美苏“冷战”的控制和威胁C. 各国经济联系加强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本原因

2)可能性:A.欧洲各国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经济发展水平相近,

B.地理位置接近

C.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联合发展才能重塑昔日辉煌

D.法德两个宿敌的和解(关键因素

E.让.莫内等人的努力推动

F.马歇尔计划的影响

2、过程:

1)欧共体

①建立过程A、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建立——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开始。B、1957年,西欧六国签署《罗马条约》——欧洲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里程碑。C、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建立。D、1967年三个共同体正式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②发展:A.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措施)

a. 建立关税同盟(1968)

b. 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 1968)

c. 着手建立欧洲货币体系,稳定成员国间的汇率

d. 建立统一大市场(1993)

B.在政治、外交领域进行协调并建立制度化机构

C.组织规模不断扩大

2)欧盟(EU)

①目的:加快政治、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②性质: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联盟组织。

③依据:1991年《欧洲联盟条约》即《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④成立:1993年

⑤意义:A.标志着欧共体正式由一个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转变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B.一体化内容从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

3)欧元(EURO):

正式启用时间: 2001年1月1日

②意义:A.是欧洲经济一体化又一重要里程碑,有利于整个欧洲经济稳定发展;B.欧元具有欧洲身份的象征,加强了民众的认同感,并使欧洲一体化成为由欧洲公众参与推动的自下而上的进程;C.推进政治一体化进程;D.改变国际金融格局,冲击美元霸主地位

3、影响:1)对欧洲:①符合欧洲整体利益和各国利益。②促进了欧洲各国经济的共同发展,有利于欧洲地区的和平与稳定③极大地提高欧洲的国际地位,欧洲开始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2)对世界:A.反映经济区域化的趋势B.改变了世界格局,冲击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世界经济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发展C.为其它地区的经济区域集团化提供借鉴

※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

1、背景:(1)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的推动(2)美国经济面临欧盟和日本的严重挑战(3)美、加、墨三国发展各自经济的需要

2、成立:1992年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1994年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3、宗旨:取消贸易壁垒,进行公平竞争,促进合作,增加就业机会。

4、特点:只是一种贸易伙伴关系(性质);经济存在互补性和不对称性。

5、影响:(1)积极:形成贸易伙伴关系,促进了三国经济贸易发展

2)消极:对墨西哥而言,民族经济受到冲击。

※ 三、亚太经合组织(APEC)

1、背景:20世纪70—80年代,亚太地区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地区,区域内各国经济联系密切;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趋势的推动。

2、成立和发展:

1989年12国第一届部长会议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召开,宣告成立。

1991年,中国和中国台北、香港加入该组织。目前发展为21个国家和地区。

3、 宗旨:

4、组织原则: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原则、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协商一致和自愿的原则、

以渐进方式实施目标的原则

5、性质:论坛性经济组织

6、特点:规模最大、差异性明显、互补性强、合作方式创新、松散性、开放性、多样性

7、影响:①促进了亚太地区经济的发展;②使亚太地区在世界经济、政治领域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③创造出新的模式,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课标: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26课)

※一、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历史过程。

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①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开始。② 欧洲殖民扩张与掠夺,两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③ 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

三、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

1、表现:

①贸易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发展。

②生产全球化——国际分工日趋成熟;跨国公司发展。

③金融全球化—货币交换和流动 规模扩大,速度加快。

2、原因:

① 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迅速提高,是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和根本动力;

② 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技术手段;

③ 两极格局结束,消除了全球化的主要障碍;

④ 市场经济制度的普遍实行为经济全球化疏通了商品流通渠道。

⑤跨国公司的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

⑥世界性组织(WTO、IMF、WB、GATT)和区域性经济组织的推动

3、影响: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1)积极:①加强了国家间的相互依存;②有效地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提高生产率;③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④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

2)消极(问题): 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贫富差距不断加大;②加剧了世界经济的投机性和风险性,经济危机的破坏性和传染性空前增强;③破坏自然环境,引发全球性生态危机,威胁人类生存;④加剧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力图推行西方的价值观。

4、本质: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5、展望(认识):①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②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③从长远来看,它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④只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对经济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就能达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