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综备考中应注意的文史常识2
【发布时间:2014-11-06】 【作者:/来源:】【关闭窗口】

文综备考中应注意的文史常识2

 

综观近几年的高考文科综合试题,文史常识类试题已连续出现,试题的数量和考查范围也呈分出了日渐增加的趋势。在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的今天,我国传统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力正受到巨大的冲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命题者出于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忧患意识,连续不断地命制文史常识类试题,可谓是专心良苦。同时,我们也发现这类考查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历史人文素养的试题,不仅符合当今历史学科新课程改革的方向,而且也切合了目前高考试题的命题趋势。因此,在2011届高三文科综合的备考复习中,我们对文史类试题应继承予以高度重视,并且要对一些重要的文史常识进行整理复习,以确保高考备考工作的圆满成功

一、高考真题解析 探寻命题规律

【例1】(2007年全国文综I卷第12题)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清康熙帝

【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考生是否了解古代帝王的年号、谥号和庙号等称谓的含义。在平时的语文、历史学习和观赏影视作品的过程中,考生对这些称谓应接触较多。另外,考生也可以根据题目本身材料提供的信息“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一句的提醒,提炼 “生前行为”这一要害信息,推断出准确答案D。

【例2】(2007年宁夏文综卷第26题)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避免使用本王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下列各项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A.汉初改“相邦”为“相国”         B.唐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

C.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   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

【解析】本题考生只要知道西汉的开国皇帝是汉高祖刘邦这一史实捍可直接选出答案A项:为避讳皇帝之名“邦”字西汉时把 “相邦”改为“相国”。B项唐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是为了进一步明确其职权范围而恢复旧称; C项北宋改“昌南镇”为“景德镇”是用皇帝的年号命名,表示在景德年间当地瓷器制造的发展;D项明初改“大都”为“北平”,是因为朱元璋推翻蒙古王朝后定都南京并收回燕云十六州平定北方疆土。

【例3】(2008年全国文综I卷第12题)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阴”的方位是

A.山之南、水之北    B.山之南、水之南   C.山之北、水之北    D.山之北、水之南

【例4】(2008年全国文综II卷第12题)古人云:“日之所照曰阳。”下列各项中,辆者均属于“阳”的方位是

A.山之南、水之北    B.山之南、水之南   C.山之北、水之北    D.山之北、水之南

【解析】上述这辆道试题主要是考查学生“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要求学生明确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和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在解答此题的过程中,考生需要结合文言文常识或地理常识,而不能拘泥于历史课本。实菏上,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实菏上是一种方位指点,阴阳原指日光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联系到我国历史上的一些地名的地理位置,如:咸阳(渭水以北)、洛阳(洛水之北)、华阴(秦岭以北,渭水以南)、江阴(长江以南)等地理位置的理解,考生也很轻易发现“山之北、水之南”为阴,“山之南、水之北”为阳。

【例5】(2008年宁夏文综卷第24题)中国古代用12种动物与“子、丑、寅、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隙麂,组成十二生肖。相传唐玄宗因属鸡而热衷斗鸡。唐玄宗出生之年应当是

A.庚申年        B.癸卯年        C.甲辰年        D.乙酉年

【例6】(2008年海南历史单科卷第1题)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午战役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

A.己亥年         B.庚子年       C.辛丑年        D.壬寅年

【解析】上述这辆道试题考查的是传统文化当中的干支纪年和十二生肖(详见下文)问题。这辆题课本中基本上不涉及,属于文化常识题,考生假如在平时学习中假如不留意文史知识的积累,忽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要得分并不轻易。

【例7】(2008年高考山东基本能力卷第54题)下列诗文中含有“中国”别称的是 ①楚失华夏 ②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③四万万人齐下泪,天边何处是神州 ④长夜难明赤县天

⑤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解析】本道试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的别称。这些别称当中,有些选项比较轻易,如“华夏”、“神州”、“九州”,但“赤县”则显得比较偏僻。当然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芙蓉国”指的是湖南,这样也可得出准确答案A项。

通过对上面七道例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近年文综高考中,文史常识类试题已连续辆年出现,并由2007年的二份试卷扩展到2008年的五份试卷,考查的范围也由古代的称谓和避讳制度扩大到地理方位、天干地支、十二生肖以及中国别称等多个方面。这类文史常识类试题虽然都以选择题的面目出现,难度不大,但轻易造成考生的“考试思维”出现障碍,岛致不应有的失分。

在解答文史常识试题的过程中,考生一定要留意“学科之间的综合和渗透”,因为这些考查的知识大多是我们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接触过的,尢其是文言文学习中出现过的,如2008年全国文综卷考查的“阴”“阳”题在语文教材《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游褒禅山记》(“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等就多次出现。因此,在复习备考中,我们要特别留意在文言文学习当中出现的“文史知识”,这些知识很有可能“改头换面”出现在2009年高考文综试题中。

、文史知识

人的称谓【名、字、号】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一般情况下,名供长辈称呼,用来自称则有谦恭之意。称字(对平辈或长辈)出于尊敬。

名、字与号的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例】古人 “男子二十,冠而字”。如曹操,名操,字孟德;刘备,名备,字玄德。刘备与曹操会面时,他的自称和对曹操的称呼应是

A.备、操     B.备、孟德     C.玄德、操    D.玄德、孟德

总结:名应自称(则有谦恭之意,直呼别人之名则不敬,应称字);字可称人(出于尊敬);号自称、称人都行。

、姓来源

姓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母系史族时期,所以中国的许多古姓大都是女字旁或底。如:姬、姜、姒、姚等。有的则以国名为史,如我们所认识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齐、鲁、宋、吴、越、秦、楚、韩、赵、魏等,皆成为今天常见姓。其它来源方法略。

皇帝的谥号、庙号、尊号

1)庙号 庙号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朱棣称成祖。清朝努尔哈赤称太祖,福临(顺治)称世祖,玄烨(康熙)称圣祖。

2)谥号 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谥法有固定用字,如慈惠爱民曰文,克定祸乱曰武等,这是美谥;杀戮无辜曰厉,去礼远众曰炀灵等,这是恶谥;还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怀等。一般人的谥号多用辆字,如岳飞谥曰武穆,海瑞谥曰忠介。

3)尊号 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别称号。如唐高祖李渊的尊号为“神光大圣大光孝皇帝”。

、年龄称谓

不满周岁:襁褓          孩提:2~3岁。           垂髫:三四岁—八九岁

总角:八九岁—十三四岁  豆蔻:十三四岁—十五六岁  弱冠:20岁

而立:30岁              不惑:40岁               知天命:50岁

花甲:60岁              古稀:70岁               耄耋:80岁、90岁

期颐:100岁

、兄弟排行

古代以伯(孟)、仲、叔、季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孟)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行最小。古人字前常加排行次序,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姓,构成男子字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尼父”、“叔向父”等。另外,父之兄称“伯父”,父之次弟称“仲父”,仲父之弟称“叔父”,最小的叔父称“季父”。

、科举考试 

1)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2)乡试,明清辆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员。

3)会试,明清辆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4)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记时方法

1、纪时法

一天之内的纪时法:日出时叫做旦、早、朝、晨,日入时叫做夕、晚、暮、昏。太阳正中时称日中,将近日中时称隅中,太阳西斜称日昃,太阳落山称日入。西汉以后,开始用十二地支作为十二时辰的名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代的辆小时(小时,即小时辰之意)。古代医书里所说“隔二时服”,是指间隔辆个时辰,即四小时。

2、纪年法

1)年号纪年

我国古代最初是按照君王即位的年次纪年,如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等等。汉武帝刘彻开始用年号纪年,即位那年称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顺次为建元二年、建元三年等,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纪年明确,可以直接表示灸的年份。

2)干支纪年

我国古代是用干支纪年的,近代史上提到的甲午战役、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名词就是干支纪年。所谓干支就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简称。天干、地支按照一定规则(单配单,双配双)可以搭配成60对,也就是一个甲子(60年),周而复始记录时间。

天干

 

 

地支

生肖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求天干的方法:凡是公历年个位数是4的,天干为甲,个位数是5的,天干为乙,依此类推:

4

5

6

7

8

9

0

1

2

3

 

 

 

求地支的方法:用公历年除以12,余数是4,地支是子,余数是5,地支是丑,于是有:

4

5

6

7

8

9

10

11

0

1

2

3

 

 

 

如:1644年的干支年是甲申年(猴年),1911是辛亥年(猪年),2005年是乙酉年(鸡年),2009年是己丑年(牛年)等。

3)生肖纪年法(参见上表)

4)国号纪年法

南京临时政府“以中华民国纪元”。

5)帝号纪年法

湖北军政府成立时改用黄帝纪元(1911年为黄帝纪元4609年)。

6)公元纪年法

现在通行的公元纪年,就是所谓“耶稣出生”之年算起。耶稣出生之年就是公元元年,以前的年份叫公元前某年,从这年起叫公元某年,虽然耶稣只是宗教传说中的人物,但是这个纪年标志逐渐在全世界通用。根据公元纪年和中国历史纪年对照换算,公元元年是我国西汉末年时期,因此西汉及西汉以前的历史年代为公元前的年代,东汉及东汉以后的历史年代为公元后的年代。

世纪:每100年为一个世纪。

年代:世纪中又以每10年为一个年代。如20世纪80年代,通常是指1980年至1989年;也有主张1981年至1990年,为20世纪80年代。

世纪初和世纪末:世纪初即这个世纪的最初10年;世纪末即这个世纪的最后10年。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准确的时间范围是1890年至1909年,但一般说来这是个大概的时间范围,既可以在1890年至1909年范围内,也可以超出这个界限。

世纪的早期、中期和晚期:世纪的前30年为早期,世纪的最后30年为晚期,世纪的中间的为中期。

世纪的前期和后期:世纪的前50年为前期(或称上半叶),世纪的后50年为后期(或称下半叶)。

、节气

我国古时是通过观象授时来指导农业生产的。古人把黄道附近的一周天二十四等分,根据太阳在黄道上这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实际上就是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将全年划分为二十四个段落,包括立春、惊蛰等十二个“节”气,雨水、春分等十二个“中”气,统称“二十四节气”,以此来表示季节的更替和气候的变化。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为: 

正月 立春、雨水 二月 惊蛰、春分   三月 清明、谷雨 四月 立夏、小满 

五月 芒种、夏至 六月 小暑、大暑   七月 立秋、处暑 八月 白露、秋分 

九月 寒露、霜降 十月 立冬、小雪   十一月 大雪、冬至 十二月 小寒、大寒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古诗文中常用二十四节气来纪日,如《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夏至白天最长,冬至白天最短,因而古人称夏至、冬至为至日,这里指冬至。 

八、古代节日及有关习俗

(1)春节 

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2)元宵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正月十五,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元夕、元夜。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亦称。古代习俗在上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称灯节。宋朱淑真《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3)清明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入诗的。杜牧有《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4)端午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是“初”的意思。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据说屈原忠而被黜,在五月初五投江自尽,人们争渡去救屈原,后来演变成了划龙舟的传统。人们还投粽子到江里,以保护屈原的遗体,又有了吃粽子的传统。端午的习俗还有喝雄黄酒、挂香袋、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唐以后端午成为大节日,朝廷有赏赐。杜甫有《端午日赐衣》:“端午被恩荣。”

5)中秋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故有赏月与祭月之俗。圆月带来的团圆的联想,使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唐代将嫦娥奔月与中秋赏月联系起来后,更富浪漫色彩。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历代诗人以中秋为题材作诗的很多。韦庄《送秀才归荆溪》:“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

(6)重阳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日月都逢九,称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7)除夕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是除旧布新。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家家在打扫一清的屋里,摆上丰盛的菜肴,全家团聚吃“年饭”。人们往往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谜下棋,嬉戏游乐,谓之“守岁”。。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零点时,众人争相奔出,在庭前拢火燃烧(古称“庭燎”,取其兴旺之意),并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之时抢先放出三个“冲天炮”,以求首先发达,大吉大利。此时,爆竹声、欢叫声响成一片,一派“爆竹声中除旧岁”的景象。  

九、避讳方法

避讳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在封建社会,凡遇到跟君主或尊长的名字相同的字或读音,不能直呼、直书其名,要采用某种方法加以回避,这叫做“避讳”。

避讳的方法通常有三种,即改字、空字和缺笔。

1、改字法

凡遇到需要避讳的字,就改用与之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叫做改字法。所避之字称为讳字,改用的字称为避讳字。如:

《汉书》“邦”→“国” 。为避汉高祖刘邦之讳。

②《太素》 “太渊穴”→ “太泉穴”。为避唐高祖李渊讳。

2、空字

凡遇到需要避讳的字,则空其字而不写,或用空围“□”、“某”、“讳”来代替,叫做空字法。如:

陶弘景→陶景。《新修本草》卷十七《葡萄》:“陶景言用藤汁为酒,谬矣。”这是避唐高宗太子李弘名讳而删去“弘”字。

《史记?孝文本纪》“子某最长,请建以为太子”,其中“某”指“启”,讳以景帝刘启之名。

3、缺笔

凡遇到需要避讳的字,就在原字基础上缺漏笔画,多为最后的一二笔,叫做缺笔法。

、地理方位

1、阴:山北水南  阳:山南水北 

2、左:东为左  右:西为右。 

3、河:黄河。  江:长江 

4、五岳:泰山(东)、衡山(南)、华山(西)、恒山(北)、嵩山(中)。    

5、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九华山、峨眉山、普陀山。 

6、六合:天、地、东、南、西、北六个方位。 

7、八荒: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 

十一、古今地名对照

1、中国的古称:九州、神州、赤县、华夏、九土、中华、华夏。 

2、重要城镇名,古今对照。 

北京:蓟城、燕都、燕京、大都、北平、顺天府。

苏州:姑苏 

成都:锦官城 

南京:金陵、建业、建康、丹阳、江宁、白下、石头城。 

扬州:维扬、扬城、淮上、江都、广陵。 

北京:大都、燕京、神京。

开封:大梁、汴梁、东京。 

杭州:临安、武林、钱塘。 

十二、文史典籍

1、诸子散文

《论语》、《老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等。

2、风骚

《诗经》和《楚辞》的并称。《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开创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离骚》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3、四书五经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书。

“五经”指《易》、《尚书》、《诗》、《礼》、《春秋》五部儒家的经典。

4、六经

指的是六部儒家经典,即在“五经”外,另加《乐经》。也有称“六经”为“六艺”的,韩愈《师说》中的“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即“六经”。

5、《左传》

《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6、《战国策》

国别体史书,是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系西汉刘向编订。

7、《史记》

《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学名著,列“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三千年左右的历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古代最著名的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8、《汉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东汉班固撰,主要记述汉高祖元年(前206年)至王莽地皇四年(23年)共二百三十年的史事,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

9、《资治通鉴》

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耗时19年。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开始,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共1363年。它是中国最详尽的编年体史书,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

10、二十四史

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被称为“正史”,清代乾隆年间编定。全书总计三干二百二十九卷,记载了从黄帝到明末共四千余年的史事,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也常以之代称中国历史。其中《史记》是通史,其余的都是断代史。

 三、古代选官制度【察举】  【征辟】  【孝廉】

【科举】  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一般在县或府考试,考中着称为秀才或相公)、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第一名叫解(jie)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由皇帝亲自策问。但有时也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称为“连中三元”。

【例】“连中三元”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这里的三元指(   )

A、秀才、举人、进士           B、状元、榜眼、探花

C、解元、会元、状元           D、乡试、会试、殿试